中秋节民俗作文(推荐十一篇)。
无论在学习、工作或是生活中,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,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应如何写11篇优秀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中秋节六年级作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
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,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。它是一个美好的节日,更是一个团圆的节日。
中秋佳节这一天,家家户户酒肉飘香,大街小巷喜气洋洋,人们都在欢天喜地地过中秋,都沉浸在喜悦之中。
中秋佳节,我们中国人都要买月饼,送月饼,吃月饼……我家也不例外,我家买了各种各样馅儿的月饼,有豆沙馅、五仁馅、枣泥馅、水果馅……各式各样馅儿的.月饼,看得我眼花缭乱,闻着香喷喷的月饼,我真是垂涎欲滴、迫不及待地想吃一块。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月饼轻轻地咬一口,嚼一嚼,品一品,感觉香而爽口,软软的,真是好吃极了!
我一边品尝着香甜可口的月饼,一边想: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呢?月饼为什么大多数是圆的?带着这些疑问,我请教了奶奶。奶奶笑着说:“中秋节吃月饼,既是一个传说,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。”我好奇地问:“这象征意义究竟是什么呀?”奶奶一本正经地说:“中秋节吃月饼,象征着团团圆圆,因此,把月饼加工成圆的。”听了奶奶的话,我恍然大悟。
多么团圆的中秋节,我真想把中秋节永远留住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2
已经是八月十五,空气中却没有一点入秋的意思,满是闷热。刺眼的阳光打在车窗外,照见了沿途的各色花草和树木。
对于我来说,提起中秋,首先想到便的是桌子上摆着的那盒月饼。月饼和粽子是有些不同的。粽子蒸熟后端出锅来时总冒着股热气,空气中尽散着糯米的甜腻。而月饼则摆在精致的包装盒里,上面还刻印着类似于花好月圆的各样祝福语,没什么特别浓郁的香气,但凑近了闻却能闻到一阵清香,格外香甜可口。
虽说月饼没有那般的热气腾腾,但我却很爱吃,尤其钟爱于莲蓉蛋黄馅的,一小口下去,很细腻,入口即化,不像别的食物有过多的杂质混杂在里面,只有莲蓉散发的丝丝甜意沁入舌尖的味蕾,任意的弥漫在口中。
再有的话就是中秋晚上的月亮。到了天色浅浅沉下去的'时候,天空薄暮轻垂,柔和似絮的浮云,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,皎洁而又明亮,它仿佛顺带浸染了周边暗黑的云层,附近都是皎白的一片环绕着,神秘,温馨,含情,似一层薄薄的轻纱,笼罩着明月。
月亮看上去比往常更加的圆,仔细看,那月亮并不是只有那点单调的白,而是有些淡紫和浅蓝混杂着,更增添了几份诗意与朦胧美在其中,淡黄柔和的光辉散在地面上让人心旷神怡,不由得产生了遐想。
自古来每逢中秋时节,总有远在他乡而有多愁善感的诗人抬头望月吟诗,抚着伤感哀愁的万千思绪,把月亮作为他们的吟诵对象。苏轼道: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”,杜甫曰:“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”,有多少人曾因看着天空中这轮明月而独自伤怀感慨,愁绪百结也无可奈何。
但现在,我和家人都坐在客厅里,享受着过节的喜悦,只感受到了月亮的温暖和皎洁,全无一分凄凉和愁绪。
中秋的夜晚里,晚风忽然捎来一丝清凉,吹动着树上有些泛黄了的叶片,我在家里,尽情的感受着和家人在一起团圆的满足。砍高粱、掐谷子、掰玉米、刨芋头、割豆子、下苹果、晒柿子、揪石榴、摘花生、耩麦子,一个个音符,无不让秋风演奏得动听、感人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3
一缕微风吹着我脑海中的记忆片段,回忆起点滴往事,天空中的那轮明月,照着我心扉中的一道坎坷。
每当人们团圆在一起的时刻,我想高兴却高兴不起来,总觉得却少些什么,左看看右望望,才发现我的老爷爷已不再红火热闹的.人群中了,每次想起我那已经与世长辞三年的老爷爷,总会默默地流下眼泪,这时,我不禁问自己,眼睛里的苦水就这么轻易落下吗?月亮在也不圆了,永远也不会圆。
这个中秋节,我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,我不情愿的坐在桌旁,望着盘里圆圆的月饼,伸出手去拿,我咬了一小口,呜咽着咽了下去,从鼻尖到唇齿间再到心里,都苦的挤出了眼泪。
看着亲戚朋友们都那么开心!那么幸福!我不由得一种憎恨涌上心头,难道就不想念在天堂的灵魂吗?
我无意中走到了老爷爷的房间,看着他的床铺,木椅,以前用的茶杯……突然间,看见一个橙色边框的相框,照片里是我小时候,老爷爷抱着我,他那和蔼亲切的笑容,并不伟岸的身躯和朴实的心灵,不知给了我多少爱和温暖。
一瞬间,我想起了老爷爷告诉我的话,他拍拍我的肩膀,指着屋里炕上的不倒翁玩偶说:“你要学习它的秉性,无论别人怎么欺负它,侮辱它,它都不会像他们屈服,都不会低头。而是坚强的站起来,笑着面对困难。
想到这里,我擦干净眼泪,抬头望了望挂在夜幕中的那轮明月,仿佛看见了老爷爷的笑脸。我揉了揉眼睛,他又消失不见了,此时此刻我笑了,因为我知道,在下一个中秋节,老爷爷会再回来看我的。这时,月圆了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4
今天,陶俣翎的外公——吴教授给我们上了一课“月满中秋”。
吴教授先跟我们说了中秋节的传说:嫦娥奔月,让我听得非常陶醉、入迷,让我觉得好像是真的一样。
接着,吴教授说了中秋节的习俗,比如:观潮、吃田螺、吃月饼、饮桂花酒、燃灯、吃芋头,还一个个给我们解说了,为什么要做这些。
听完讲座,我回到教室,洗好手准备吃月饼,不,没过多久,月饼就做好了,老师切成片后,拿到教室分给我们,分完了还剩下一点,老师给了几个同学,我们眼馋了,一窝蜂地拥在一起抢,可还是有人没抢到,但我们已经满足了。
这一天真令人难忘!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5
今天是月亮比较圆的一天,今天是一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,今天是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饼的时刻。没错——今天就是中秋节。
中秋节不变的习俗就是与一家人吃团圆饭和吃月饼赏月亮了。饭桌上除了丰盛的菜肴当然还有自己家的小月饼。自家的小月饼不仅品种多样,还好吃无比。我特地挑了一个“空心月”来吃。“空心月”像一个圆圆的月亮,但实际是薄薄的一层,只不过用气将中间吹满了而已,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,只有一点点红糖附在里层。外层着用芝麻包裹,一口咬下去,想象的,脆脆的,甜甜的。吃在嘴里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吃过晚饭,我就拉着朋友们一起去欣赏月亮。一路上,晚风习习,吹送着秋天的气息。一抬头,我就看见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高高挂在天上,浅黄浅黄的,好像还朦胧着一层轻纱,虽然明亮但不刺眼。走着走着,月亮姐姐就不见了。哦,原来她被云雾蒙住了啊,难到时我们盯着她看太久她害羞了吗?还是想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呢?
今天的广场人山人海,很是热闹。小摊上的货物琳琅满目,小孩子在广场上奔跑打闹,衣服穿得色彩艳丽,头戴老虎帽,脚穿发光鞋,煞是好看,又为广场上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里不能看到美丽的月亮,所以我们准备回家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偶然回头,发现月亮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爬上了云端,她正在我们背后瞧着我们呢。她比我们第一次看到的她更美丽了,她比之前更亮了,她比之前更皎洁了,犹如一个洗刷干净的白玉盘高高的挂在天上,照亮整个神州大地。
中秋节,一个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。一个可以让一家人欢聚一堂的节日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6
秋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季节,有很多节日在秋天绽放。在秋天我最喜欢的节日是“中秋节”。因为在中秋节那天可以吃上香喷喷的月饼,家人又可以一起吃团圆饭了,就因为这原因所以我喜欢中秋节。中秋节的月饼有两种味道,一种是幸福的味道,另一种是月饼原本的味道。可我就喜欢吃那种幸福的月饼。
今天是中秋节,我就在赏月。夜,是悄悄的,我在阳台上等待着月亮升起的时刻。
看呐。带这一圈金环似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!月亮先是金色的,逐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微云,向上,向左,再向上升着。突然,月光的颜色光泽变淡了,它高高的挂在那里。那圆圆的脸颊,挂着温柔的笑容,静静的望着大地。几多银灰色的薄薄的云围绕在它的身边宛如仙女的丝绸翩翩起舞。当时是我就想起了几句诗: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宫阙,今昔是何年……我陷入了梦境中,哦!是谁把我的梦境打破了,原来是妈妈叫我去吃我最爱的椰奶月饼了。我想我的.最爱跑去,眼看我都要拿到了居然被哥哥拿去吃了,当时我就嚎啕大哭,后来还是我吃到了因为哥哥他以大欺小呗! 我大口大口的吃我的最爱,而哥哥却只能看着我吃,我吃到了幸福的味道。
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想请求恳求月亮再圆一些,让还没回家的游子也让若隐若现地想猜家里人现在的情景,哪怕是一分钟,两分钟……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7
9月15日,农历八月十五,中秋节。正值台风”莫兰蒂“过去,风还大得可怕。夜来了,带着焕然一新的面孔来了。黑得澈亮,黑得纯粹,黑得美轮美奂。虽没有一丝微弱亮光,但增添了一份清冽孤寂。然而,屋内的热闹气氛和屋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中秋,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。
以往,在我们家有五口人,今年却少了两口——爷爷和奶奶。所以这是第一个从主干家庭变成核心家庭的节日。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呢!爸爸正低头津津有味看着朋友圈发的动态,时不时还会拉妈妈一起看。而妈妈也是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,只有我一个人盯着电视收看中央台的《中秋晚会》。这一家人,是在干嘛呢?
月饼在眼皮下躺着,一个个泛着亮光,吼吼,一群可爱的”小胖子“!可是没有一个人动它们。中秋的气氛似乎没有呢。我无数次看向窗户,抬头望向一片漆黑的天空,连月亮也不出来啊!
又无聊地继续看《中秋晚会》,中央台真心不好看,太不走心了,一入这个不走心的中秋;主持人的台风好怪,一如这中秋节各自为欢的气氛。唉,三个人的中秋真没意思。看到有两个老夫妻坚守孤岛许久时,突然想起了爷爷奶奶。不知道他们在家过得好不好?现在在吃月饼?有没有一样思念我呢?我的思念在心底扩散,难受。再看看无所事事的大人们,中秋真是个不好的节日。
不到半小时,妈妈就拉我练瑜伽,看来无聊透了!今年的中秋真没劲儿!
明月何时照我还,儿时欢笑梦里边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8
俗话说: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。”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。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,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,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。
中秋月圆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,人们都聚集在一起,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,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,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,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。
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
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,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,以糕点、糖果最为多见。
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,玩灯主要是在家庭、儿童之间进行的。
这些就是中秋节的习俗了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9
我的家乡在盐城市大丰区,那儿美景如画,农业发达,虽然不属江南,但也十分富饶。
这次我又回到了家,此时正是中秋节,同时也是国庆节。重返家乡我感到非常亲切。这里的人依旧那么善良;月依旧那么澄澈;河依那么让人感到充满活力。所有的事物都让我倍感美好,我又见到了他们,又和他们团圆。这便是中秋节令我感触最深的--团圆中秋。难道不是这样吗?和自己最熟悉、亲近的人和物团聚在一起,难道不会令你感到格外温馨吗?我想无论是谁都会有这样的感觉。
自古月亮都象征着美好和团圆。古人对天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,仿佛就连天上的一朵云、一颗星在他们的心中都被想象的非常神圣。月亮当然也少不了,它自然成了古人表达情感、给予寓意的重点对象。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;如苏轼借月表达自己阔达的.心胸。如王建赏着月,思着亲人和家乡。这些都是古人的幻想和情感,再加上秋天的丰收,让人们又觉得秋天的丰收,成果与月亮息息相关,便有了祭月。
家乡的祭月用家乡话叫"敬月光",我猜想了一下,大概是家乡人以为是月光照耀着五谷,换来了丰收吧。不管我猜想的是否正确,反正都是对"月神"的尊敬。敬月光与家人团圆赏月亮、吃月饼同时进行,准备一个小桌,摆上秋天成熟的一些水果:如橘子、苹果、柿子等,还有月饼和月光饼等,点上一炷香,再放鞭炮,便好了。
准备好敬月光后,家人们便开始聊天、品茶、吃月饼、赏月,一直到深夜有很人家还亮着灯火,整个夜晚都沉浸在水果香、香火香伴着的秋风中度过。
我觉得,中秋这个节日,无论是从团圆、神话、诗情和祭月任何一个角度来讲,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所以人们会用很多的方式、习俗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0
小时候,每年八月十五爸爸、妈妈都要去卖月饼,因为每年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。
中秋节是这样来的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,和其他的传统节日一样,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的礼制。早在《周礼》这本书中就有“中秋”一词的记载。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,传到民间,就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活动。一直到了唐代,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
每逢中秋佳节,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。在中秋佳节,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'习俗。《礼记》中就记载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。到了周代,每逢中秋夜,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。设上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李子、葡萄等时令水果,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,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的形状。我国人民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,俗语中说: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”。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、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。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朋好友,联络感情。
我喜欢中秋节,因为我喜欢吃香甜的大月饼。
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1
别人的中秋都是去旅游、赏月、猜灯迷、赏桂花……虽然我的中秋没有别人的多姿多彩,但是却十分温馨幸福的!
中秋节当天,妈妈要去单位值班,只有她一个人,我怕她孤单寂寞,所以我就陪妈妈一起去上班。到了单位妈妈去工作了,我找一个桌子去写作业,很快我就写完了,然后就有点无聊了,一会出来看看妈妈在干什么,看着正在认真工作的妈妈,又跑回去,怕打扰到妈妈,于是翻开老师让读的'《西游记》看起来,不知不觉就到中午了,肚子的闹铃开始响了,这时,我看见我的专属“卖外小哥”——就是我的爸爸,带着昨天妈妈点的红烧排骨,出现了在我们的面前。我们一家三口也算吃了一顿团圆饭了。
下午的时光过的很快,我去上了一个课外班,老师讲的十分认真有趣,我听得也十分入神,转眼间我就到了下课时间了,这时妈妈也到了下班时间了。我们一家人走在回家的路上,看月亮,很可惜我找了一路都没有看到月亮的影子,阴天唉!但是我们的欢声笑语却在路上荡漾……
-
更多精彩的中秋节民俗作文,欢迎继续浏览:中秋节民俗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