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书 >地图 >故事 >

传说故事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

好文书
阅读 590

相关推荐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12篇。

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商务交流的频率文档编写需求也随之增加,通过学习范文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写作风格和流派。学习范文技巧,可以提升应试技能,现在需要自己写范文?在众多文章中好文书编辑看到了一篇令人深思的“关于龙的传说故事”,相信这会对你有所启示!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1)

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“年”的兽。“年”,头上长着角,非常凶猛恐怖。“年”长年居住深山,每到特定的一天(就是现在的除夕)才爬上岸,吞食牲畜伤害人命。因此,每到除夕这天,每个村里的人们全部逃往深山,以躲避“年”的伤害。

有一年除夕,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。乡里一片匆忙恐慌,没有人理会他,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,并劝他快上山躲避“年”,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:“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,我一定把‘年’赶走。”老婆婆继续劝说,乞讨老人笑而不语。

半夜时分,“年”闯进村。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:村东头老婆婆家,门贴大红纸,屋内烛火通明。“年”浑身一抖,怪叫了一声。将近门口时,院内突然传来“噼里啪啦”的炸响声,“年”吓得浑身发抖,再不敢往前凑了。原来,“年”最怕红色、火光和炸响。这时,婆婆的家门打开,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。“年”大惊失色,狼狈逃蹿了。

第二天是正月初一,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,十分惊奇。这时,老婆婆才恍然大悟,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。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,人们都知道了驱赶“年”的办法。从此每年除夕,家家贴红对联、燃放爆竹;户户烛火通明、守更待岁。初一一大早,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。

这风俗广泛流传,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就是春节。

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在现代,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,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(上元节)新年才算结束,在民间,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,一直到正月十九。春节的时间(农历正月初一)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。“最早的春节”(如1966年的1月21日)和“最迟的春节”(如1985年的`2月20日)相差整一个月。根据历法计算,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,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“史上最晚春节”,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,为1920年和1985年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2)

早在秦汉以前,我国民间每逢过年,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。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,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“神荼(tu)”和“郁垒”的名字,用以驱鬼压邪。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。到了五代,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。据历史记载,后蜀之主孟昶(chang)在公元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,他亲自穿便装出巡,挨门挨户观赏取乐。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,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。入清以后,乾隆、嘉庆、道光三朝,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,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3)

故事:红水河的传说

很久以前,在现在的大龙一带,有一条大水沟,自西向东流,水流清清。大沟两岸,有几个人合抱不住的大樟树、松树,如水桶般粗的鸡血藤、青葛藤,混杂生长。到处是藤藤树树,树树藤藤,天看不见地,地看不见天。这一带,草丛中藏着老虎,山崖上跳着猿猴,树林中跑着山猪。这里的人,刀耕火种,半耕半猎。

人群中,有一个青年名叫红河,他胆大过人,力大过神。他以打猎为生,每日踏着横跨大沟南北两岸像水桶一样粗的一条青葛藤,来回穿行。这条青葛藤生在南岸,攀上一棵老樟树,沿着粗大的树枝攀缘到沟心,垂下水面数丈,又攀上长在北岸伸向沟心的另一棵大树的树枝,一直攀到沟北岸,成为横跨大沟长达十多丈的大龙。当时,龙从水面过,水在龙下流。两岸的百姓靠着这大龙架成的桥,南来北往,劳动营生,日子过得倒也平静安逸。

一天,红河背着几张虎皮,从南岸踏着龙攀缘到北岸,想拿虎皮换几升苞谷。奇怪,脚下踏着的龙不是青葛藤,却是鸡血藤,有大水缸那么粗。等他七天后返回,这条藤全部堵住沟水,沟的上面成了汪洋大海,沟的下面滴水不存。九天后,南岸龙头的须须向南边延伸,堵塞了南岸所有的山谷、低洼;北岸的龙尾向北边,堵塞了北岸所有的山谷、低洼。于是,沟的上游全被水淹了;沟的下游却连年干旱。红河心想:这不是一般的藤,也不是一般的龙,这肯定是个妖魔。要排涝消旱,解救百姓,就要铲除妖魔。

红河将他的大刀磨了又磨,直磨到刀身映出人影,刀刃吹发即断,择得吉日,从北岸龙尾开砍。不料,龙尾猛力一摆,把红河甩过几座山岭;再一摆,沟上游的水翻江倒海涌向下游,冲走了很多房屋、田地;第三摆,把这一带所有的大树、大藤深深埋进地下。

红河被龙尾甩出几座山岭,重重地落到麒麟山下。麒麟山洞中住着一个银须白发的老人,老人把红河抱进洞中,用他自制的刀伤药给红河治伤。经过几天调理,红河苏醒了,再经过几个月疗养,红河康复了。老人告诉他,要为民除害斩妖魔,就要到凤凰山上找凤凰姑娘,她神通广大,法术高超。红河辞别了老人,跋山涉水来到凤凰山下,寻得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路,往上攀爬。刚走几步,草丛中钻出一条大蟒蛇,高昂着头,吐出黑剑似的舌头。红河拔剑一挡,大声说:我是个猎人,比你还大的蟒蛇不知道杀过多少。今天我有急事找凤凰姑娘,不伤害你,请让开一条路!大蟒蛇听后,一阵风似的钻进了草丛里。

红河继续向上行,行至半山腰,有一头乌黑肥大的山猪龇着牙拦住了去路。红河拔剑说:我是个猎人,平日里专寻找你们,今日我有急事找凤凰姑娘,不伤害你,请让出一条路!大山猪听后,扇動两只大耳朵,钻进了山林里。

红河继续向上爬,爬到了山顶。山顶上没有大树,没有老藤,却是一块平地,平地里长着一色的丝茅草,既没有房屋,也没有庙宇,更看不见凤凰姑娘。红河正疑惑,忽然,丝茅草丛中跳出一只大老虎,红河随即拔出剑来。那只猛虎却不扑过来,在离他一丈多远的地方瞪眼看他。红河说:我是个猎人,平日里跟你们弟兄交战多次,虽然你们弟兄也曾伤过我,可你们弟兄惨死在我剑下的也不少。今天我无心伤害你,一心只想找凤凰姑娘,请你走吧!老虎并没有走开,耷拉着脑袋,半晌才说:凤凰姑娘出远门去了。红河正纳闷,老虎又道:凤凰姑娘知道你要来找她,把话托给我了。红河急忙说:请快讲!老虎一步一挪地来到红河身边,前脚搭在红河肩上,把嘴贴在红河耳边,小声细说了一阵,然后一纵身消失在茫茫的草丛里。

红河离开凤凰山,回到麒麟山洞里,按凤凰姑娘的话,买了四十九斤钢,请名匠用九九八十一天打成一把宝刀,并在刀上挖了九条槽,请麒麟山老人在每条槽末缀上一颗毒瘤,又用九张虎皮缝成一条上窄下宽的船,用九张野猪皮搓成两条绳子,一条系船,一条系剑。准备齐全,红河选定七月初九斗妖魔。那天卯时,红河站在虎皮船上,双手紧握宝刀,大吸一口气,屏住呼吸,使尽全身力气,朝龙尾猛砍一刀。咔嚓一声巨响,像天崩地裂一样,龙尾动了一下,但摆动不起来,只是浑身打抖,沟水从刀槽涌入龙身,鲜红的血渗入沟水。

红河累极了,在虎皮船里睡了一觉。午时,红河醒来才拔出宝刀,刀砍处龙尾已开裂一尺多宽了,血不断涌出来,染红了一大片沟水。红河把刀擦干净,在虎皮船里吃饭、睡觉,养精蓄锐,准备明天再战。

此后,红河每天卯时下刀,午时拔刀,到八月初九共砍了三十刀。这第三十刀,龙尾咔嚓断了,沟水轰然冲开,龙尾被冲到了沟底。红河站在虎皮船上看着冲出缺口的水,溅起无数水花,又看着沟上游的汪洋大海慢慢消退,下游干枯的河床开始有了水流,红河的心里甜滋滋的。正高兴时,忽然发现龙身底部那条他非常熟悉的青葛藤。红河担心那条青葛藤也被砍伤了,忙用竹篙小心翼翼地去翻看。青葛藤一经翻动就神奇地浮出了水面,紧紧地靠着虎皮船,减少了虎皮船的晃动。

沟上游的水消退了,沟下游有水流了,当地的居民好奇地来看个究竟。当人们得知红河为民除害斩妖魔时,每天送饭送菜,送茶送水,一个接一个来慰问、道谢。红河得到两岸居民的支持,精神头更足了。他每天遵照凤凰姑娘的嘱咐,按时下刀,按时拔刀。第二截、第三截第十五截一直砍到第二年九月初九才把龙头砍断。

九月初九这一天,两岸居民欢欣鼓舞,前来庆贺。狮子跑来了,凤凰飞来了,猴子也来了,真是万众欢腾,群兽起舞。人群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,跳上虎皮船,扶起红河对大家说:红河为民除害斩妖魔,经过一年多的苦战,终于把这个妖魔砍成十五截,丢下沟底去了,沟上游的涝灾和下游的旱灾消除了。为表彰有功之臣,我提议,把这大沟起名叫红河!姑娘的话得到了两岸百姓的热烈赞同。姑娘又说:这条青葛藤是一条真正的青龙,它化藤作桥,为百姓造福,因此受到妖魔的迫害。现在河底有十五截妖魔的尸体,它会变成十五个滩,今后我们可以在河滩上架桥过河,不用青龙再化藤作桥了。我将带红河这位大功臣回凤凰山给他疗伤。我会很好地照料他的,请各位乡亲放心。

人群中有人高喊:凤凰姑娘!她就是凤凰姑娘!这时,大沟两岸响起一片欢呼声。

从此,这大沟就叫红河了。别的地方的人称它为红水河,但当地民众一代传一代,习惯地称它红河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4)

故事:[新传说]

刘民在郊区搞了个爱心收养所,不收人,专门收留被遗弃的狗狗,他一干就是一年多。这天,老朋友胡烨上门,说有只名狗想送给他。

刘民大喜过望,但看过胡烨怀里的那只名狗后,刘民却不住地摇头。

胡烨不高兴了,说:你摇什么头?这狗你收也得收,不收也得收。

刘民意味深长地说:名狗我见得多了,一看你这只,就知道是娇生惯养霸道惯了的,来我这儿怕是要受点罪了。

胡烨笑了:你真成专家了,这名狗的主人当过局长,现在主人被查,关起来了,它也落魄了。没地方去,只好投奔你,你就收留它吧。

刘民这才点头表示愿意收下这只狗。

刘民把胡烨带到收养所,把名狗从胡烨怀里揪出来,放到面前的桌子上。刘民从抽屉里取出彩色记号笔,在狗牌上写了局长的三个字,挂在了名狗脖子上。然后刘民叫工作人员带来一队普通狗。

名狗见来了一队同类,从桌子上一跃而下,连跳带叫加咬,简直不可一世。

而那些普通狗,似乎认得名狗的狗牌,没一个敢乱叫乱动的,只是用可怜的眼神,向刘民求助。

胡烨的脸一下就红了,他难为情地说:它以为自己还是局长大人的宠物呢,一时改不过来,有点霸道。

刘民朝外一挥手,从外面跑进来一只狗,狗牌上写着警犬字样,嘴里还发出十分威武的叫声。

胡烨当下就乐了:刘民,你哪里搞来的这只狗?叫声很有威慑力嘛!

刘民不理会胡烨的话,一脸正色,当着众狗的面,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,很严肃地冲工作人员说:你带着警犬,把这家伙带到它应该去的地方!

那队普通狗,好似听懂了刘民的决定,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。

刘民得意地对胡烨炫耀道:刚才那只狗原来是只警犬,只是后来犯了错误,才被警队淘汰到我这里了。

这时,有人进来通报,说又有太太团来参观了。

刘民点点头,表示知道了,然后他拍了一下胡烨的肩膀,得意地说:带你开开眼,哥们的爱心收养所,现在还是响当当的特殊教育基地呢。

教育基地?胡烨没听明白,他稀里糊涂跟着刘民来到院子里。

这里已聚集了十来号参观者。胡烨一看,竟然认识几个,都是有头有脸的官员的太太。

带队的太太跟刘民握了下手,严肃地说:大家都挺忙,直接进入正题吧。

于是刘民吹了一声长哨。随着哨响,狗狗们自觉地排起了队,有带队的,还有几只是帮着整顿秩序的,一点都不乱。

狗狗们有秩序地进入餐厅,走到各自的餐位前,胡烨都看傻了。只见那些负责维持秩序的狗也都戴着狗牌,有处长的,有科长的,还有秘书的,最后就餐的,是那只领头的,狗牌上写着厅长的字样。

狗狗们就餐完毕,刘民又吹了一声长哨,普通狗都散去,只留下那几只位高权重的狗,它们自觉排好了队,屁颠屁颠地跟在刘民身后。

刘民领着参观的官太太们,转了几道弯,来到一片封闭的犬舍,那几只跟在后面有职位的狗,立即都有了敬畏的神色,官太太们的表情也更严肃了。

这里是一排独立的犬舍,里面关着几只狗,狗牌上都写着过去的官职,看到刘民带来了一群人和狗,它们都老老实实地站到各自笼舍的铁窗边。

刘民向大家解释道:这些狗,以前都是有职位的,但因为各种问题被关在这里,闭门思过。笼舍边挂着标牌,胡烨凑近一读,差点笑出声来。牌子上写着笼内关着狗的罪状:有任意欺压犬民的,有抢夺下属食物的,有乱搞雌雄关系的五花八门。原来这里是反省室呀。

胡烨看到了自己带来的那只名狗,正眼巴巴地隔着铁窗望着自己,一时间,竟觉得它有些可怜。想想前些日子,这只名狗多么霸道,它没有吃饱前,自己就别想吃饭;它占了沙发,自己就只能坐凳子;它遇到想看的电视,自己就别想换台;就连晚上睡觉,它也睡在自己床上。

胡烨想到这里,也就释然了,觉得这只名狗是罪有应得。

参观结束了,官员太太们很受启发,纷纷表示,应该多组织人来这里参观学习。

还有人说:这种体验方式让人颇有感触。回家一定要和我家那口子说说。

大家正说得热闹,忽然,那只喜欢凑热闹的警犬摆脱了工作人员,直溜溜跑过来,发出警车响动一样的叫声:威武威武威武

参观团里有人听了,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。参观团离开前,还有一项重要活动,那就是题词,算是留念。

有位太太想了很久,写下了一行字:生动活泼,意义深远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5)

鸡的美丽传说故事

相传很久很久以前,在太行山脚下有个奚家庄,奚家庄有个奚员外,奚员外老两口生有一儿一女,儿子已长大成家,娶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,女儿还小,才刚刚10岁,也生得聪明伶俐,只是这女儿被父母娇生惯养习惯了,从小就任性,霸道,好吃懒做,甚至还学会了

撒谎,常常和母亲合起伙来欺负自己的嫂子。

这一天,奚员外家来了一个朋友,朋友送来了一些鲜桃子。一家人忙里忙外招呼走了朋友,却发现桃子少了很多。问谁谁都说没吃。女儿就在母亲面前搬弄是非,硬说是嫂子偷吃了,让母亲去责骂嫂子。

母亲就对嫂子说:“吃了就说吃了,怎么还不敢承认。”被冤枉的儿媳妇真是有口难辩,委屈地擦眼抹泪,看看实在没办法,就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,说:“如果是我偷吃了桃子,就让我天打五雷轰,马上就死。”一旁的女儿见自己的嫂子发了誓,随口也发誓说:“如果是我偷吃的,我就不是人,变成禽兽。”小女孩刚发完誓,就倒在了地上,一转眼就变成了一个椭圆形的鸟蛋。

看到女儿不见了,还变成了鸟蛋,全家人非常伤心,尤其是小女孩的母亲,她知道蛋是女儿变成的,就格外珍惜它,天天把蛋装在贴身的衣兜里,一刻也不离身。二十多天以后,她感觉蛋里有细微的动静,就惊喜地拿出来看,突然蛋壳裂开了,钻出来一个毛茸茸的东西

,像鸟又不是鸟,还“吱吱”地叫。奚员外想了想,对妻子说:“这小东西是女儿变的,像只小鸟,自己家姓奚,‘鸟’和‘奚’合起来就是‘鷄(‘鸡’的繁体字)’,所以就叫它鸡好了。”

从此,奚员外老两口就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喂养它。

鸡的美丽传说故事点评

故事里的小女孩实在是很任性和霸道,经常欺负家里的人,小朋友们,我们可不要学这个小女孩哦!要不然你也会变成一个蛋哟~我们要学着做一个懂事讲道理的好孩子,要和家人朋友友好的相处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6)

据说贴春联的习俗,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.后蜀时期,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“桃符”。

在中国古代神话中,有个鬼界,当中有座棵覆盖三千里桃树的山,树上有只金鸡。每当清晨金鸡长鸣时,夜晚出去的鬼就必赶回。负责看守鬼界大门的两个神人叫神荼、郁垒,如果鬼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,他们就会立即将它捉去喂虎,所有的鬼都怕他们。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,放在自家门口,以避邪防害。后来,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、郁垒的名字,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。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“桃符”。

到了宋代,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,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,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,三则装饰门户,以求美观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,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,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。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,通常都是两扇对开,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。

唐朝以后,除了以往的神荼、郁垒二将以外,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。相传,唐太宗生病,听见门外鬼魅呼号,彻夜不得安宁。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,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。其后,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,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7)

小满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。“斗指甲为小满,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,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,故名也。”这是说从小满开始,大麦、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,籽粒渐见饱满,但尚未成熟,所以叫小满。

小满,太阳黄经为60度。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。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、飞禽走兽,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,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。因此,他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,如植物的萌芽、发叶、开花、结果、叶黄、叶落、动物的蛰眠、复苏、始鸣、繁育、迁徙等,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,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做物候。

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物候学的国家,《诗经》记载:“四月秀罗、五月鸣蜩、八月剥枣、十月获稻”。西汉初期的《夏小正》是中国最早的物候专著,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、气象、天象及重要的政事、农事活动,如农耕、养蚕、养马等。此后,《吕氏春秋》、《礼记》中都记载了有关物候的内容,并逐渐发展成一年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。中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,三候为一节气。冬去春来,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,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,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“花信风” (意思是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)。于是便有了“二十四番花信风”之说法。为了准确形容,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,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,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。

春风吹,苦菜长,荒滩野地是粮仓。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。《周书》:小满之日苦菜秀。《诗经》:采苦采苦,首阳之下。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。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,要靠苦苦菜充饥。苦苦菜,带苦尝,虽逆口,胜空肠。当年红军长征途中,曾以苦苦菜充饥,渡过了一个个难关,江西苏区有歌谣唱:苦苦菜,花儿黄,又当野菜又当粮,红军吃了上战场,英勇杀敌打胜仗。苦苦菜被誉为“红军菜”、“长征菜”。

苦苦菜遍布全国,医学上叫它败酱草,宁夏人叫它“苦苦菜”,陕西人叫它“苦麻菜”,李时珍称它为“天香草”。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,名曰“甜苦菜”,其叶片大,茎秆脆,苦中带甜。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,有很多优点。

苦苦菜,苦中带涩,涩中带甜,新鲜爽口,清凉嫩香,营养丰富,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胆碱、糖类、核黄素和甘露醇等,具有清热、凉血和解毒的功能。《本草纲目》:(苦苦菜)久服,安心益气,轻身、耐老。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,古人还用它醒酒。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,冷淘凉拌,调以盐、醋、辣油或蒜泥,清凉辣香,吃馒头、米饭,使人食欲大增。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,吃起来酸中带甜,脆嫩爽口。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,挤出苦汁,用以做汤、做馅、热炒、煮面,各具风味。

小满节气台湾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获黑鲳,东北部的苏澳及南部海域则可捕获到飞鱼。高雄县的旗山、美浓等地的香蕉已经进入盛产期。台湾是有名的香蕉出产地,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销到世界各地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8)

过年时,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——窗花。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,因大多贴在窗户上,也被称为“窗花”。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,将吉事祥物、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,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。

贴春联的同时,人们往往也在门楣或墙壁贴上大大小小的“福”字。春节贴“福”字,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。“福”字指福气、福运,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对美好未来的祝愿。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,有的人干脆将“福”字倒过来贴,表示“幸福已到”、“福气已到”。民间还有将“福”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,有寿桃、鲤鱼跳龙门、五谷丰登、龙凤呈祥等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9)

故事:玉带传说

老王是个有钱人,平时爱买点古董。这天,他从一个姓曹的家里买下一条明朝时候的玉带。看着玉带,他突发奇想:每样古董背后都有故事,这条玉带背后有什么故事呢?于是,老王在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,请博学多才的网友们说说这玉带的来历,不久,一个自称小秀才的便回话了

小算盘

元朝末年,均州有个叫曹昂的人,投身在农民起义军陈友谅的麾下,立功无数。可曹昂爱耍小聪明,渐渐把同僚都得罪光了,更要命的是,陈友谅也对他猜忌起来。

这一年,曹昂奉命镇守江陵,与朱元璋的军队鏖战,双方相持了三个月,也没分出胜负。眼见得军粮告罄,朱元璋正准备退军的时候,从武昌传来消息,陈友谅将曹昂的妻儿全杀了。朱元璋暗喜,老天帮忙,这下江陵唾手可得了。

哪知曹昂听到消息,竟大义凛然,不为所动,还是坚守着城池。朱元璋无奈,只得退兵,江陵城转危为安。这时候,曹昂才命人代理自己的职务,自己独身一人归隐山野。朱元璋觉得曹昂这人义气,便派人把他招进了自己的队伍。

其实呀,曹昂早有了归降朱元璋的意思,但是,刚开始动作,就被陈友谅发觉了,一怒之下,陈友谅便杀了曹昂全家。这事儿摊在一般人身上,早就乱了方寸,可曹昂不一样,他想,如果此时我归降朱元璋,那就是丧家狗,朱元璋岂会看得上我?于是他就故作英雄气概,死守江陵,果然,朱元璋上当了。

转眼数年过去,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,他从俘虏口中得知了曹昂当年的小算盘,顿时暴跳如雷。可人是自己找来的,总不能随随便便把他杀了吧?朱元璋眼珠子一转,想了一计,他把陈友谅的一对年仅十来岁的儿女抬到了曹昂营中。朱元璋的算盘打得好:陈友谅不是和你曹昂有仇吗?那我就把他的儿女交给你。你若是杀了他们,你就是残暴不仁,我就杀你;你不杀他们,你就是心怀旧主,对我不忠,我照样可以把你给杀了!

这条计谋可谓十分毒辣,哪知曹昂见招拆招,他把那对小孩带到朱元璋的营外。此时战斗结束没多久,营外到处都是俘虏。曹昂往地上一跪,朗声说道:大帅,作孽的人是陈友谅,他已经得到了报应,他的儿女有什么罪呢?曹昂冒死请求大帅释放这对小孩。

这话看似是跟朱元璋说,其实却是说给俘虏们听的。如果朱元璋不放过陈友谅的儿女,那这些跟随陈友谅的俘虏怎能安心?

朱元璋在营内听了这话,恨得直咬牙:好你个曹昂,老子又被你耍了!不过,他知道顾全大局,便释放了陈友谅的儿女和被俘的官兵。湖北百姓见朱元璋如此仁义,都死心塌地地归顺了。

这样一来,朱元璋不仅没理由杀曹昂,而且还得奖赏他。朱元璋只得压住怒火,假惺惺地将自己的玉带赏给了曹昂。

老王看到这里,对曹昂的为人并不待见,但他那句作孽的是陈友谅,他儿女又有什么罪却让老王有所触动:老王的父亲死得早,母亲带着他改嫁,可继父常常虐待他。老王对继父恨之入骨,所以,从不理会他同母异父的弟弟。前些日子,他弟弟出了交通事故,断了双腿,生活无着。老王觉得虐待他的是继父,跟弟弟有什么关系呢?于是,他立刻安排,给弟弟打了十万块钱过去。

接着,老王继续看了下去

杀不了

曹昂投奔朱元璋后,续了弦,第一胎便生了个儿子,取名曹确儿。因为前面的儿女死得冤枉,所以曹昂特别疼爱曹确儿,无论什么事,他总是帮着遮掩。

那一年,曹昂奉命坐镇陕西。突然有一天,曹确儿匆匆忙忙从京城跑来找曹昂。原来,曹确儿在京城打死了人,正被衙门通缉。曹昂知道后,急忙把儿子留在了军营。

不巧,官府很快得到了消息,便来要人。曹昂心想:这下完了,()不但儿子性命难保,连自己也免不了包庇的罪责。他灵机一动,便亲手把曹确儿关进囚车,然后自己裸背绑荆条,手上拿着锣,走一步敲一步:子不肖父之过,各位乡亲父老,我曹昂教子无方,今日只能大义灭亲,将这不肖子送入法场。请大家教子以严,千万别学我呀!就这样,一路走一路敲,从陕西到了南京。

朱元璋刚听说这事儿,还暗暗欣喜:哼,曹昂啊曹昂,这一回看你怎么躲得过去!可曹昂刚一进京,沿途的官吏、地方上的乡绅纷纷上书,说是曹昂这一路,做了反面教材。现在天下刚刚平定,就应该从正反两面来宣传伦理纲常。曹确儿该死,可曹昂大义灭亲,符合朝廷教化,应该免死。

朱元璋听了这话,知道这次又杀不了曹昂啦,不过,还是要训训他,于是,朱元璋就对曹昂说:教子和穿衣服一样,得用腰带扎紧,要不然,衣服怎能不随风飘荡?身体怎能不挨冻受凉?朕赐你腰带一条,望你日后吸取教训。

现在老王收藏的这条玉带,就是这么来的。老王看到这里,若有所思,他给老婆打去电话:你是不是又在打麻将?你知不知道儿子又逃学了?你马上去找他,晚上回去我要好好跟他聊聊。放下电话,老王又看了下去

假领子

明朝建国后,给功臣都颁发了丹书铁券,为慎重起见,曹昂把丹书铁券镶在朱元璋御赐的腰带上,随身佩戴,以防不测。后来,曹昂因事被免了职,赋闲在家,没有了俸禄,家境窘迫。

有一次,曹昂得知朝廷马上就要修建梅河石桥,而监造官员正是自己的老部下王大志,曹昂便动起了歪脑筋,想从中捞一把。然而,王大志是有名的清官,怎样才能拿下他呢?这时,曹昂听到一个奇闻:海外有一种王婆鸟,每当涨潮时,王婆鸟就扎进潮头,寻觅一种深海里的水藻来筑巢。有人取了一个鸟巢来研究,竟发现,王婆鸟的鸟巢有治疗暗疮毒疽的奇效。

曹昂知道王大志从小脖子后面长了个毒疮,经常流脓血。如果有了这鸟巢,做个假领子,不就能治毒疮了吗?于是,他高价购入鸟巢,做成假领子,送给了王大志。王大志不知这假领子的珍贵,只当是一般物件收下了。

不久,曹昂便来请求承包石桥工程,王大志这才知道假领子的价值。俗话说,吃人嘴软拿人手短,他不得已将石桥工程包给了曹昂。曹昂中饱私囊,哪管工程质量,石桥竣工没多久就坍塌了,死了六个过桥的农夫。御史台一调查,这是腐败工程,便集体弹劾王大志。王大志有苦难言,引咎自尽了。

朱元璋了解情况后大发雷霆,要把曹昂斩首示众,曹昂又耍起小聪明,他解开外衣,露出玉带,说:陛下,您曾赐臣丹书铁券,臣感恩不尽。君无戏言,您怎可为这么一件事杀了臣?

朱元璋冷冷地说:朕今日让你死个明白。虽然前两次你耍了朕,但百姓没有受到直接伤害,朕明知受骗也会原谅你;可这一次,那六个农夫的死,你可以用丹书铁券免责,但因为你的行贿,让一位清官良吏变成贪官污吏,国法被玷污,百姓受其害,你就罪不容诛!

就这样,曹昂被斩首了,至于他身上的玉带是如何流落到民间的,那就不得而知了

老王看到这里,吓出一身冷汗,原来曹昂是因为行贿被杀的头!是啊,受贿的罪该万死,可仔细想来,行贿的往往更奸诈,陷人于不义,陷人于不齿,这种人难道不该杀吗?

想到这,老王让秘书告知公关部:以后不要再向人赠送古董了。原来,老王买古董不是爱好,只是想靠它们变相行贿,打通关节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10)

战国时代,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,远交近攻。

战争连年不断,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。孟子看了,决定周游列国,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。孟子来到梁国,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。梁惠王对孟子说:“我费心尽力治国,又爱护百姓,却不见百姓增多,这是什么原因呢?”

孟子回答说:“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!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,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。厮杀结果,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,飞奔逃命。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,只跑了五十步,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‘贪生怕死’。”

孟子讲完故事,问梁惠王:“这对不对?”梁惠王立即说:“当然不对!”孟子说:“你虽然爱百姓,可你喜欢打仗,百姓就要遭殃。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。”

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。又以“五十步笑百步”来比喻程度不同,但本质相同的做法。

孟子休妻的故事

据《大戴礼记》记载:战国时期的一天,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呆在屋里,孟子从外面突然闯进来,瞧见她姿势不雅,顿时无名火起,立即跑到母亲面前告状。他说:“老婆对我无礼,我今天非把她赶出家门不可!”

孟母问:“究竟是出了什么事,惹得你要休妻呀?”孟子答道:“刚才她蹲在屋里,那姿态真叫难看,这是对我无礼,妻子不尊重丈夫,我必须休了她!”孟母听这话有点蹊跷,继续追问道:“你说说,你是怎么发现她蹲在屋里的?”孟子满有理由地回答:“这都是我亲眼所见,我刚才一推门看……”

“别说了,我听明白了。”孟母问明了情况,大声斥责儿子说:“这分明是你无礼,不是你妻子无礼!”孟子有些茫然,他不服气。孟母接着解释说:“不是有这样几句俗话嘛:‘将入门,问孰存;将上堂,声必扬;将入户,视必下’。不管是进谁的门,都要事先敲一下门,或者大声地咳嗽一声,好叫人家知道有人来了。不能乘人不备,来个突然闯入。这是常人都懂得的礼貌规矩。可你倒好,到你妻子的燕私之处,进门前不敲门,不声不响地往里闯,见了你妻子蹲着,你得赶紧先退出去一会儿,你却还在看,这叫你妻子怎么办?这不正是你无礼吗?怎么能说是你妻子无礼呢?”

孟子没有想到,母亲恰恰从同一事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。批评虽很尖锐,但是句句有根有据,于是孟子赶紧认错。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11)

孔圣人和张天师是好友,他俩常来常往。其实,张天师常到曲阜,孔子却只去过张天师府一次。去了一次还带来了麻烦。是件什么麻烦事呢?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人们常讲不忘:

张天师到孔府常来常往,

孔圣人去天府只有一趟,

蚂蚱精放人间危害百姓,

公鸡神为除害天天喊唱。

由此引出一篇故事来。

(一)

平时,孔子和张天师交往密切,好到不分你我,凡是对方替自己答复的事,不管知道不知道,同意不同意,只要对方说:“我替你答应了。”也得点头说:“就哪吧!”

他俩好是好,张天师常到曲阜玩,和孔圣人谈天论地,说今道古,玩几天张天师临走总要说:“孔仁兄,你啥时候到我天师府玩玩?”

孔圣人边送张天师边说:“抽空一定前往。”

说归说,他天天讲学教育弟子,大空没有,小空去不了。

鲁定公九年(公元前501年)孔子任中都宰,他带领众弟子:冉耕、闵损、子路、子贡、颜回、曾点、子游、子夏等作为助手到中都(汶上县)上任。期间孔子“制为养生送死之节,长幼异食,强弱异任,男女别途,路不拾遗,器不雕伪,市无二价。四寸之棺,五寸之椁,因丘陵为坟,不封不树,行之一年,而四方之诸侯则焉。”

中都被孔子治理的井井有条,张天师听说后前来参观拜访孔圣人,在汶上马踏湖畔的圣泽书院与孔子相见。张天师对孔子说:“你教弟子学好,学本事,行善,传授各样知识,让他们为国出力,可得扬善惩恶啊!”

孔子说:“如今的中都已是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百姓安居乐业,这都是我扬善惩恶教化的成果。人间之事,定要善者好,恶者无,教育为本,相信世间无恶!”

张天师说:“善心不一定得善报,人世间万象复杂,要惩恶扬善,狼走千里它也要吃人啊!”

孔子说:“不会的,不会的,民为贵,民为善,为民不能害民!”

张天师说:“我是捉妖拿怪的,鬼怪不除,民要受害,光行善不中啊!”说后就要走,走时又对孔圣人说:“仁兄若到我府看看,是会使你明白的,抽空到我府玩玩。”就回了天师府。

(二)

张天师好久没来看望孔子。一天,孔子处理完繁忙的公务,总觉的有些烦闷,很想再找张天师聊聊天,就去张天师府找天师玩。一进天师府,见院子里关押着许许多多,高的、胖的、瘦的年龄大的,小的,男的,女的,无数个犯人。有的叫,有的闹。孔子有些同情。这些人在院里自由行动,就是不敢走出院门。为啥能这样呢,这是天师符能管教他们。孔圣人往里走,迎面朝他走来一个人。他一看没个人形,瘦得出奇,即使用再薄再利的刀尖也刻不出一丝肉来。孔子感到奇怪,随口问道:“你咋恁瘦啊?”

那瘦人哭着说:“您是圣人,好理论,在天师府他们不让我吃顿饱饭,您老和天师是老友,求求您说句话,放我出去吃顿饱饭好吗?”

孔子说:“我当家,放你出去吃饭,吃饱,吃好再回!”

那瘦人说声:“谢谢孔老开恩!”说后就不见了。张天师早就算到孔子来了,在孔子答应那瘦人吃顿饱饭后,他就从上房走了过来,一见孔子就问:“孔仁兄,进我府可见到什么稀奇事没有?”

孔子说:“见一位瘦得连一丝肉好像也没有的人。”

张天师问:“他说什么了没有?”

孔子说:“要我放他出去吃顿饱饭。”

张天师说:“你咋说的?”

孔子说:“我看他饿的可怜,就答应他出去吃顿饱饭。”孔圣人拜访张天师

张天师说:“毁啦!他是个蚂蚱精,为了不让他危害黎民百姓,特把他锁进我府,你放他下界,到人间危害百姓去了,这回不知要吃绝多少庄稼!你别在我府玩了,还是我找你玩好了,别再给我放走妖怪,下界就要危害百姓。你快回到中都,它已在那里危害庄稼了,你就赶快让人们做米饭,每块地里都放上一盆米饭,让它吃顿饱饭,我再捉拿他回府,你说话了,后悔也晚了。孔兄伸过手来,送你几个字。”孔子只得伸过手,张天师对他念念有词,念后,对孔子说:“听鸡叫,再看手心,照做别误啊!”

(三)

孔子听后半信半疑,就闷闷不乐地回到了中都。一到中都,到处都是蝗虫(蚂蚱)铺天盖地。这时他才相信了张天师的话,急忙派弟子到各地送信,照张天师说的办法办了。

张天师送走孔子,忙派鸡神下民间,速速捉拿蚂蚱精,为民除害,关押天师府重审治罪,让它改邪归正。鸡神尊命下界了。

蚂蚱精下到凡界,危害汶上、水泊梁山等鲁西南一带。它吃光了许多庄稼,孔子让它下来吃顿饱饭就回去,蚂蚱精越吃越起劲,这时它可不听了。

鸡神下到凡界,看了一圈,别处无蚂蚱危害,只有汶上、水泊梁山等鲁西南一带蝗虫(蚂蚱)遮天蔽日。鸡神在凡间察看一天,见蚂蚱吃了米饭,还继续祸害庄稼,到了第二天,天还没亮时,打明鸡叫开啦:“快快喽,快快喽,快快回!”这是啥意思呢?一是喊人快起,去赶蚂蚱;二是命令蚂蚱快快回天师府。

回到中都县衙两天,孔子心中不乐,一连两夜也睡不着觉。天师让他听鸡叫看手心,鸡叫了,他伸手一看,吓毛啦,天师一张符写在手心:“蚂蚱危害下界来,危害百姓不应该,改造千年应归正,恶习不改重为害,快快回到天府来,违令要上断头台!”孔子一看,一时心慌脱口而出喊道:“蚂蚱快逃!”这句话喊出可坏了,不是蚂蚱回府,而是命它逃命。蚂蚱就落在了人间,没收回。神鸡呢,命它降捉蚂蚱回天府,蚂蚱被放跑,它任务没完成,也不能回天帅府,也只得留在人间捉拿蚂蚱,每天天亮前喊人们起床“快快喽!”早起干活,捉拿蚂蚱,叫来叫去,叫成了“咯咯喽”啦。

神鸡下凡时,全身金色的羽毛十分耀眼,孔子的弟子们带领中都的百姓昼夜驱赶蝗虫,许多皇虫跑到了马踏湖的芦苇荡里,由于神鸡钻进芦苇里捉拿蚂蚱,通身沾满芦花,就变成了芦花鸡神。张天师发令:只有鸡神捉净人间蝗虫,回天复命,方可到天池洗掉身上的芦花,恢复天鸡金身。鸡神在人间捉啊捉,2500多年过去了,直到现在也没捉干净地里的蚂蚱,就这样鸡神就永远变成了芦花鸡,留在了汶上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。这就是汶上芦花鸡的来历,如今,汶上的芦花鸡在全国独一无二,成为汶上珍禽,闻名于世。

直至如今,芦花鸡只要一见蚂蚱就刁吃。它这是在完成捉拿蚂蚱的任务哩。孔子呢?认为自己去了一次天师府办了件错事,从那再也不到天师府玩了。民间有句俗语:孔子进天师府­——就一回。

 

关于龙的传说故事(篇12)

小满传说故事

传说小满原是个人名,有一天,放学回家过一条大水沟时,碰上一个死人。死的是个姑娘,不知咋死的,反正光着身子,小满觉得难看,就用自己的兰布衫把尸体遮住。

小满吃完饭就上学堂去读书,他妈在家里织布呢。就在这时候,他家门口来了个讨饭的,从穿着上看象个小伙子,从面貌上来看好象个姑娘。小满他妈关心地问:“相公家住哪方。为啥讨饭呢?”只听这人说:“我不是相公,是个姑娘,我娘给我取名叫三新。因我父母去世,舅舅收留了我。可舅妈歪得很,整天打骂我,今早做饭烧干了锅,叫舅妈打了一顿,赶出家门,只好沿路讨饭。”

小满他妈听了这姑娘的话,觉得这娃太可怜了,就认这娃做她的干女儿啦。晚上,小满从学堂回来,见屋里坐个面熟的姑娘,也不敢言传,总觉得见过面儿,但又叫不上名字,后经他妈一说,才知道他妈给他收了个干妹子。

以后,小满放学就和三新一块玩。长大了,小满就教三新散文章,三新教小满绣花。乡邻见两个娃娃合得好,就有从中成事的小满妈经大家一说,也答应让这异姓兄妹成亲啦。

选好了吉日,村邻乡友正要给这娃们办喜事时,不幸碰上当地一个做官的从外地回来。听说小满媳妇长得不错,便起了瞎瞎心眼。他传下话来,说是为当朝皇上选美回乡,硬要把三新抢去。这天小满上街办杂货回到家里,那些如狼似虎的差人已把三新给抢走了。

小满他妈气死了。媳妇抢去了。小满埋了母亲,又去打听三新的下落。这时乡亲才给他说,人在官家的花园绣楼上关着。小满借黑夜爬树翻进了官家花园,又找到一根椽搭在墙头上了绣楼。小满进了绣楼,三新才对他说了自己的真底。

原来,三新是天上谷神的三女。因想给人间送些五谷种子。谁知被一位天神告发,玉帝生气地命天神剥去她的衣服,打下凡去。想让人间的冷气冻死她。谁知下凡后,跌昏在大水沟,正好碰见小满从学堂回家,送给兰大褂儿,她苏醒后扮作讨饭吃找到小满的家。后来在乡亲的说合下便和小满成亲。谁知好事不长,却被这瞎瞎官给抢进绣楼。小满对三新说:“我要救你回去,要活都活,要死同死。”三新说:“何必这样傻呢,我今夜给你三样东西,包在这包包里,你只要把它带回去,日后大家都有好日子过。”

说完从包里取一个白亮亮的圆蛋蛋说:“这是天宫的蚕茧,过些时候会从中爬出蚕蛾来,蚕蛾生蛋,蛋儿变子。吃了桑叶,吐出真丝,有了真丝,不愁没绸子穿。”又拿一个圆骨朵的东西说:“这叫大蒜,当年八月种植,过年麦熟时收益,它能当菜吃,也能治病呢。"最后又抓起一把种子说:“这叫大麦,今秋种明夏收,它比小麦熟的早,可给穷苦人接荒。"说完,她苦求小满从原路返回,免得二人都被害死。

第二天,就听这官家传来哭声,原来三新姑娘趁机杀了官大人。

小满按三新的吩咐,把三样种子传给乡亲们。第二年,人们三种植物收获时正好是这个节令,就把此节令叫做“小满节”。小满节收得了三种作物,人们叫作见“三新”,意为小满和三新会面呢。

小满由来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"四月中,小满者,物致于此小得盈满。"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,但还没有成熟,约相当乳熟后期,所以叫小满。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:"小满不满,干断田坎";"小满不满,芒种不管"。把"满"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,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,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,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。

小满气候

南方地区:"小满大满江河满"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、雨量大的气候特征一般来说,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,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,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。因此,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。长江中下游:"小满不下,黄梅偏少"、"小满无雨,芒种无水"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,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,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,位置偏南,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,降水可能就会偏少。因此有民谚说"小满不下,黄梅偏少";"小满无雨,芒种无水"。

黄河中下游:"小满不满,麦有一险"小满节气时,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:"小满不满,麦有一险"。这"一险"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,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`侵害,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、粒籽干瘪而减产。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,比如营造防护林带、喷洒化学药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。江南地区:"小满动三车,忙得不知他"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、油车和丝车。此时,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,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;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,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;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。

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,小满前后,蚕要开始结茧了,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。《清嘉录》中记载:"小满乍来,蚕妇煮茧,治车缫丝,昼夜操作"。可见,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,丝市转旺在即,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,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。此外,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,如果不满,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。这方面的谚语很多,如安徽、江西、湖北3省有"小满不满,无水洗碗"的说法;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区有"小满不满,干断田坎"的农谚;四川省还有"小满不下,犁耙高挂"之说。这里的"满"字,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,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。

  • 关于揠苗助长的故事9篇
    文档写作技能可以提高班级团队组织的效率,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范文在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视。你是否正在关注相关的范文?这份“关于揠苗助长的故事”是我认真打造的期待您的口感体验,本篇文章希望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!...
  • 红色故事简短12篇
    随着企业发展的需求文档处理也需要更高效和智能化,范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范本。 这篇范文指导我们如何做好整体构思和总体把控,分享一些好的范围类型给大家好吗?在翻阅中好文书的编辑找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“红色故事简短”。...
  • 鸿门宴的故事模板(12篇)
    处理文档是彰显您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,优秀范文可以协助我们的工作。你身边的朋友和老师向你推荐过范文吗?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信息:“鸿门宴的故事模板”,感谢您耐心阅读本文!...
  • 关于过年不放鞭炮的的倡议(12篇)
    广大市民朋友们:你们好!春节临近,燃放烟花爆竹是人民群众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之一,但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硫、二氧化碳、有害粉尘等环境污染物,并造成严重噪声污染,容易引发火灾和伤人事故,给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诸多隐患。为保障公共安全和群众人身财产安全,减少噪音和大气污染,...
  • 关于我爱你的藏头诗词12篇
    如果您对“关于我爱你的藏头诗词”感到好奇那么这篇文章一定适合您。掌握文档处理技能可以更好地利用我们已有的资源库,写作前多看范文,可以减轻我们写作压力,阅读范文可以激发我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。我们期待着您的再次光临同时也请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!...
  • 关于七夕节的诗句古诗(12篇)
    经过细致的排版我们为您排列了“关于七夕节的诗句古诗”,怎么样才是一篇有文采的范文?文档处理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更好的协作体验和感受,我们有必要尽快掌握范文的书写。范文为我们提供构思,建议您将此网页收藏以便随时查看!...